12月25日,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召開“推動高質量發展”新聞發布會,公布了示范區建設五年來的成績單。示范區自2019年11月揭牌成立以來,累計形成154項制度創新成果,其中48項已面向全國復制推廣,推進兩輪共計180個重點項目。當前的示范區,已從夯基壘臺、立柱架梁到全面推進、厚積成勢,展現出一體化、高質量發展的嶄新面貌。
今年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六周年、示范區建設五周年。作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先手棋和突破口,經過五年建設,示范區生態綠色底色更加鮮明。成立至今,地表水優Ⅲ類斷面比例從75%大幅提升到98.1%,“一河三湖”水環境質量已提前達到2025年規劃目標。
五年來,示范區創新發展活力不斷增強。2023年,兩區一縣GDP合計4725億元,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8729億元,分別較2019年年均增長5.94%和8.19%。R&D經費投入強度增至4.2%,高于長三角三省一市平均水平,領先全國平均水平。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319家。
五年來,民生福祉持續增進。531家醫保定點醫療機構、926家藥店實現跨省醫保結算?!败壍郎系氖痉秴^”建設提速,9條省際“斷頭路”陸續通車。8條跨省公交累計發送乘客超384.6萬人次。網上跨省通辦事項超3500項,累計辦件量達11.6萬件。
這五年,聚焦區域一體化發展,持續深化改革創新,不斷增強示范效應。今年,聚焦重點領域,又新推出了18項制度創新成果。中央區域辦指導示范區建立制度創新成果常態化總結發布工作機制,前三季度圍繞3個領域共發布10項成果,為其他地區提供示范借鑒。
這五年,聚焦重點區域,持續加快項目建設,不斷推進高質量發展。上海軌交17號線西延伸工程已建成投運,滬蘇湖高鐵正式開通。水鄉客廳方廳水院目前已初具雛形,明年就將竣工投入使用。元蕩實現23公里岸線整體貫通。400余名二級建造師實現職業資格互認;“E企融”信易貸平臺跨域授信1120筆、57.68億元;智慧大腦打通兩省一市18條數據鏈路匯聚291項數據資源,人才、資金、技術、數據等要素流動更加暢通。
這五年,聚焦體制機制優化完善,強化協調聯動、一體推進,不斷開創示范區建設新局面。青浦華為練秋湖研發中心已投入使用,蘇州南站通車啟用,嘉善祥符蕩創新中心集聚研發人員800余人。聚焦水鄉客廳功能布局,謀劃方廳水院運營方案,研究跨區域協同產業政策,著力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。示范區執委會牽頭推進,青浦、吳江、嘉善各揚所長、緊密協作,合力推進示范區不斷取得新成果。